简述Flink的API可分为哪几层 ?
参考答案:
Flink的API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层:
- 核心底层API:这一层提供了Flink最底层的分布式计算构建块的操作API,包括ProcessFunction、状态、时间和窗口等操作的API。其中,ProcessFunction是Flink提供的最具表现力的底层功能接口,能够对单个事件进行计算,也能够按照窗口对时间进行计算,从而实现许多有状态计算中的复杂业务逻辑。
- 核心开发API:主要由DataStream API和DataSet API组成。DataStream API是Flink的流处理框架,用于实时数据处理,提供了一组用于操作数据流的方法,如map、filter、keyBy、window、reduce、aggregate等。它支持数据的并行处理和状态管理,可以实现高效的流处理任务。而DataSet API是Flink的批处理框架,用于处理大量数据,也提供了一组用于操作数据集的方法,如map、filter、reduce、aggregate等,支持数据的并行处理,以实现高效的批处理任务。
- 声明式DSL API:包括Table API和SQL。Table API是中心的声明式领域专用语言(Domain Specified Language, DSL),使用表格数据结构来表示数据,并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来处理这些数据,如select、join、filter等,适用于需要处理结构化数据的场景。此外,Table API程序还可以通过在执行之前使用SQL优化器进行优化。
每一层的API都在不同的抽象级别上提供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,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。从最低级别的核心底层API到更高级的声明式DSL API,Flink提供了灵活且强大的工具集,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构建和管理复杂的分布式计算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