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阐述KVO的底层实现?

参考答案:

KVO(Key-Value Observing)是苹果提供的一套事件通知机制,允许对象监听另一个对象特定属性的改变,并在改变时接收到事件。其底层实现主要基于Objective-C的Runtime机制。以下是KVO的底层实现原理:

当某个对象的某个属性第一次被观察时,系统会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该类的一个派生类。在这个派生类中,会重写基类的任何被观察属性的setter方法。这些setter方法负责在调用原来的setter方法前后,通知观察对象该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
具体来说,如果原类为Person,那么生成的派生类名为NSKVONotifying_Person。由于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isa指针指向当前类,因此,当一个类的对象第一次被观察时,系统会将isa指针指向这个动态生成的派生类。这样,在“被监听属性”赋值时,实际上执行的是派生类的setter方法,从而实现了通知机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KVO的实现机制使得它主要对属性发生作用,一般继承自NSObject的对象都默认支持KVO。此外,观察者观察的是对象的属性,只有遵循KVO变更属性值的方法才会执行KVO的回调方法。如果赋值没有通过setter方法或者KVC(Key-Value Coding)直接修改属性的值,是不会触发KVO机制的。

总的来说,KVO的底层实现依赖于Objective-C的Runtime机制,通过动态创建派生类和重写setter方法来实现对对象属性的监听和通知。这种机制使得KVO具有对被监听对象无侵入性的特点,即不需要修改被监听对象的内部代码即可实现监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