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简述什么情况下应不建或少建索引?

参考答案:

在数据库设计中,索引是为了加速对表中数据行的检索而创建的一种分散的存储结构。然而,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建立索引。以下是一些应不建或少建索引的情况:

  1. 表记录太少:当表中的记录数量非常有限时,全表扫描可能比使用索引更快,因为索引本身也需要存储空间,并且查询时需要额外的I/O操作来读取索引。
  2. 经常进行插入、删除、修改的表:如果表中的数据经常发生变化(如插入、删除或修改操作),那么维护索引的成本会相对较高。因为每次数据变化,索引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,这会增加数据库的开销。
  3. 数据重复且分布平均的表字段:如果某个字段的值重复率很高且分布均匀,那么对该字段建立索引可能并不会显著提高查询性能。因为索引的作用是快速定位到特定的值,而当值分布广泛且重复时,索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  4. 经常和主字段一起查询但主字段索引值比较多的表字段: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对辅助字段建立索引,查询优化器也可能选择不使用该索引,而是选择使用主字段的索引进行全表扫描。
  5. 在WHERE子句中使用不到的字段:如果某个字段在查询条件中从未被用到,那么对该字段建立索引是毫无意义的,因为它不会加速任何查询操作。
  6. 无序的值:不建议使用无序的值(如UUID、HASH等)作为索引,因为这些值的比较和排序成本较高,可能导致索引效率下降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上述情况下不建或少建索引是合理的,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。有时候,即使存在上述的一些不利因素,但出于性能考虑仍然需要建立索引。因此,在决定是否建立索引时,需要综合考虑查询频率、数据更新频率、数据量大小以及存储空间等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