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、模板指令directive
我们在学习java的时候,知道有jsp 页面, 对于.net语言,有 .asp, aspx页面, 对于ruby, 有erb这样的页面。
在Vuejs中,我们也有类似的编程能力。
但是由于 Vuejs 是一种框架,所以它的稍微特殊一些,只能与标签做结合使用。 叫做Directive. (指令)
我们之前看到的 v-on
, v-bind
, v-if
, v-for
等等,只要是以v
开头的,都是Directive.
原理:
1、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,回车.;
2、 浏览器加载所有的资源(js,html内容)此时尚未解析;
3、 浏览器加载Vuejs;
4、 Vuejs程序被执行,发现页面中的Directive
,进行相关的解析;
5、 HTML中的内容被替换展现给用户;
所以,我们在开发一个Vuejs项目的时候,会看到大量的Directive。 这里的基础务必打好。
前提: 在directive中要使用表达式(Expression)
- 表达式: a > 1 (有效)
- 普通的语句: a = 1 ; (这是个声明,不会生效)
- 流控制语句: return a; (不会生效)
在所有的Directive中,都只能使用表达式。
正确的:
<div v-if="a > 100">
</div>
错误的:
<div v-if="return false">
</div>
循环: v-for
完整的例子如下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<p>Vuejs周边的技术生态有: <p>
<br/>
<ul>
<li v-for="tech in technologies">
{% raw %}{{{% endraw %}tech}}
</li>
</ul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technologies: [
"nvm", "npm", "node", "webpack", "ecma_script"
]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可以注意到,上面代码中的 technologies
是在data
中被定义的:
data: {
technologies: [
"nvm", "npm", "node", "webpack", "ecma_script"
]
}
然后在下面代码中, 被循环显示:
<li v-for="tech in technologies">
{{tech}}
</li>
用浏览器打开上面代码后,如下图所示:
判断: v-if
条件Directive, 是由 v-if
, v-else-if
, v-else
配合完成的。 下面是个完整的例子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<p>我们要使用的技术是: <p>
<div v-if="name === 'vuejs'">
Vuejs !
</div>
<div v-else-if="name === 'angular'">
Angular
</div>
<div v-else>
React
</div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name: 'vuejs'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注意,
上面的代码中, v-if
后面的引号中,是 name === 'vuejs'
, ===
是 Ecmascript 的语言, 表示严格的判断。(由于js的 ==
有先天的缺陷,所以我们在95%的情况下, 都是用 三个等号的形式)
用浏览器打开上面代码后,如下图所示:
v-if 与 v-for 的优先级
当v-if
与 v-for
一起使用时,v-for
具有比 v-if
更高的优先级。 也就是说,Vuejs 会先执行 v-for
, 再执行 v-if
.
下面是个完整的例子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<p> 全部的技术是: {{technologies}} </p>
<p> v-for 与 v-if 的结合使用, 只打印出 以"n"开头的技术: <p>
<ul>
<li v-for="tech in technologies" v-if="tech.indexOf('n') === 0">
{% raw %}{{{% endraw %}tech}}
</li>
</ul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technologies: [
"nvm", "npm", "node", "webpack", "ecma_script"
]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可以看到, 在下面的代码中, v-if
与 v-for
结合使用了, 先是做了循环 tech in technologies
,然后对当前的 循环对象 tech
做了判断:
<li v-for="tech in technologies" v-if="tech.indexOf('n') === 0">
{% raw %}{{{% endraw %}tech}}
</li>
用浏览器打开上面代码后,如下图所示:
v-bind
v-bind
指令用于把某个属性绑定到对应的元素的属性。 请看例子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<p v-bind:style="'color:' + my_color">Vuejs 学起来好开心~ </p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my_color: 'green'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在上面的代码中,可以看到, 通过 v-bind
, 把<p>
元素的style的值,绑定成了 'color:' + my_color
这个表达式。当 my_color
的值发生变化的时候, 对应<p>
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。
例如:默认页面打开后, 是绿色的。 如下图所示:
如何知道变量my_color
已经绑定到了 <p>
上了呢? 我们在 console中做修改, 让 app.my_color = "red"
, 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文字的颜色,变成了红色,如下图所示:
对于所有的属性,都可以使用 v-bind
, 例如:
<div v-bind:style='...'>
</div>
会生成:
<div style='...'> </div>
<div v-bind:class='...'> </div>
会生成:
<div class='...'> </div>
<div v-bind:id='...'> </div>
会生成:
<div id='...'> </div>
v-on
v-on
指令用于触发事件。 例如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{{ message }}
<br/>
<button v-on:click='highlight' style='margin-top: 50px'>真的吗</button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message: '学习Vuejs使我快乐~ '
},
methods: {
highlight: function() {
this.message = this.message + '是的, 工资还会涨~!'
}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上面的代码中, 通过v-on:click
的声明,当 被点击(click)后,就会触发 highlight
这个方法。
点击前的页面:
点击后的页面:
v-on
后面可以接HTML的标准事件, 例如:
click (单击 鼠标左键)
dblclick (双击鼠标左键)
contextmenu (单机鼠标右键)
mouseover (指针移到有事件监听的元素或者它的子元素内)
mouseout (指针移出元素,或者移到它的子元素上)
keydown (键盘动作: 按下任意键)
keyup (键盘动作: 释放任意键)
对于v-on
的更多说明,请看“Event” 的对应章节。
v-on的简写
v-on:click
往往会写成 @click
, v-on:dblclick
也会写成 @dblclick
, 所以同学们看代码的时候要了解~
v-model 与双向绑定
v-model
往往用来做“双向绑定” ( two way binding) , 这个双向绑定的含义是:
可以通过表单(用户手动输入的值) 来修改某个变量的值
可以通过程序的运算 来修改某个变量的值, 并且影响页面的展示。
双向绑定可以大大的方便我们的开发。 例如,我们做一个天气预报的软件时,需要在前台展示“当前温度”, 如果后台代码做了某些操作后,发现“当前温度”发生了变化,
如果没有双向绑定这个技术,我们的代码就会比较膨胀, 做各种条件判断。 有了双向绑定的话, 就可以做到后台变量一变化,前台的对于该变量的展示就会发生变化。
下面是完整的页面源代码:
<html>
<head>
<script src="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npm/vue@2.5.16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'app'>
<p> 你好, {% raw %}{{{% endraw %}name}} ! </p>
<input type='text' v-model="name" />
</div>
<script>
var app = 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// 下面一行代码不能省略。 这里声明了 name 这个变量
name: 'Vuejs(默认)'
}
})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上面的代码中, 可以看到,我们:
使用了<input type='text' v-model="name" />
来把 变量 name
绑定在了 <input>
这个输入框上(可以在这里看到name
的值)
使用了<p> 你好, {% raw %}{{{% endraw %}name}} ! </p>
来把变量 name
也显示在 页面上。
在初始化中, 使用 data: { name: '...' }
的方式, 对变量 name
进行了初始化。
使用浏览器打开该html页面, 可以看到,最初的状态如下图所示:
可以看到, 上图中的文字显示的是: “你好, Vuejs! ”
然后,我们在输入框中,把内容改成: “Vuejs 和 Webpack”, 于是页面就发生了变化,如下图所示:
这样就说明,我们通过输入框来改变某个变量的值,是成功的。
然后,我们打开浏览器的“开发者工具” (建议用Chrome, Chrome下的操作方式是: 按F12) 。 在console中输入: app.name = "明日Vuejs高手"
,就会看到下图所示:
这样就说明,我们通过运算来改变某个变量的值,是成功的。
版权声明:「DDKK.COM 弟弟快看,程序员编程资料站」本站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