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简述C++ 类对象的大小 ?

参考答案:

C++类对象的大小是由其成员变量决定的,包括其类型、数量和排列方式。类的大小通常是所有非静态成员变量大小的总和,加上一些内部填充(padding)和对齐(alignment)需求。

以下是一些影响类对象大小的因素:

  1. 成员变量类型:基本类型(如int,char,float等)的大小是固定的,而指针类型(如类成员指针)的大小通常与平台相关(例如,在32位系统上为4字节,在64位系统上为8字节)。
  2. 成员变量数量:类的大小通常包括所有成员变量的大小。
  3. 内存对齐:编译器可能会在成员变量之间或之后插入额外的填充字节,以确保对象的内存对齐。这是为了提高内存访问效率,因为许多硬件平台访问对齐的内存地址更快。
  4. 虚函数:如果一个类有虚函数,编译器通常会为其添加一个虚函数表(vtable)指针,这也会增加类的大小。
  5. 继承:如果一个类从另一个类继承,那么基类中的成员变量也会影响到派生类对象的大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类的实际大小可能受到编译器优化和内存布局的影响,因此可能无法直接通过简单地将成员变量大小相加来得到。要获取类的实际大小,可以使用sizeof运算符。

例如:

class MyClass {
    int a;  // 4 bytes
    char b; // 1 byte
    double c; // 8 bytes
};

int main() {
    std::cout << sizeof(MyClass) << std::endl;  // 输出可能是16,取决于编译器和平台
}

在这个例子中,MyClass有三个成员变量,分别占用4字节、1字节和8字节。但由于内存对齐的需求,MyClass的实际大小可能大于13字节(4+1+8)。在32位系统上,sizeof(MyClass)可能返回16字节,以满足double类型的对齐需求。